当你被孩子的无理取闹心烦的时候,其实你已经被孩子吃透了!

 

今天下午三点半,妈妈要赶在银行四点关门之前去处理一些事务。时间很紧,可是俊俊还在房间地板上玩积木呢。
 
妈妈感到事情可能不太顺利。她走进俊俊的房间,催促道:“俊俊,把积木收起来,我们得出门了!”

“一会儿就好,妈妈!

2.jpg
 妈妈见儿子答应了,就离开房间,穿好鞋子。过了两三分钟,她又回到了房间里,看见俊俊还在玩积木。

她又催道:“乖!别玩啦,妈妈正赶时间呢!”

我还想把这个塔盖好嘛!”

没等儿子应声,妈妈又离开了他的房间。她拿上钱包、购物单,隔着房间冲儿子喊道:“俊俊,你弄好了没?”

俊俊没有回应。妈妈继续收拾着出门要带的东西。她回自己的卧室拿了车钥匙,又喊道:“俊俊,听见妈妈的话没?”

他仍没有任何动静。妈妈可真是耐不住性子了,她最清楚这个了——接下来他会反抗,尖叫、哭闹,或许还会使用“武力”。
 
妈妈又在卧室里叫道:“俊俊,好了没?”
“就好了!”
 
妈妈再也压不住心中的怒火了。她知道,如果不把积木收起来,他们前脚出门,狗狗后脚就会把积木弄得乱七八糟,甚至可能啃积木。而如果她现在与俊俊展开“斗争”,又会误了去银行的事。
 
想着想着,妈妈心里憋不住气了:“这孩子,怎么老是不听话?就知道惹我生气!”这回她猛地冲进房间,怒吼道:“没听见我说话吗?快点收拾你那些破玩意,马上!”

“不,我才不要!”

妈妈怒火冲天,忍不住想:“竟然连亲骨肉都不听我的话!如果我这样跟我爸妈顶嘴,我早就找个缝儿钻进去了!”

已经3:45了,妈妈觉得束手无策了,于是她恐吓道:“俊俊,你再玩的话,我就把它们统统扔进垃圾筒!我说到做到!快点收起来!”

俊俊还在堆着积木。妈妈跑出去拿了件外套,她一边穿外套,一边冲进了房间,看到俊俊还在玩,这下她气得脸都绿了,大声尖叫:“真是见鬼了!没听见我说要把它们都扔出去吗?我说到做到!快点收起来!”

“我才不管呢!”
3.jpg
妈妈冲了过来,猛地拽住俊俊的手,把他从积木堆中拉出来。

俊俊手上来不及放下的积木呼呼地飞了出去,哐哐当当撒了一地。
 
俊俊哭了起来,开始大叫:“别管我!”“我讨厌你!”妈妈在他背上狠狠地掴了一巴掌,让他赶紧去穿衣服。
 
俊俊坐在地上,边哭边朝妈妈扔积木。妈妈只好蹲下身子,自己拾起积木来,还嘟囔着:“真是气死人了,以后你小孩也这样对你,让你尝尝这滋味!”

 

看到这种场景,是不是很熟悉?那么妈妈对待俊俊的方式有什么不对劲儿吗?

俊俊为什么不听妈妈的话呢?
 
有什么“妙招”能让俊俊更听话呢?

简简单单的三个问题其实牵扯了很多因素,包括俊俊的基本性格、行为习惯,以及妈妈的行为方式。

很多家长都想当然地认为,长幼有序,所以孩子就应当乖乖遵守家长定的规矩,必须按照家长的要求去做。
 
然而,孩子可不吃这一套。甚至可以说,正是因为家长有这种心理,孩子才更不听话、更喜欢跟家长对着干了。
 
其实孩子做错事时,通常有很多诱因。

家长的态度与心理预期,以及家庭的内部冲突、外界压力等6种因素,都会引发孩子的问题行为。


今天先来给大家分析分析“心理预期”诱因。
心理预期:“他是故意的!”

对“难缠”的孩子,家长动不动就是打骂,所以虐童事件时有发生。
 
研究表明:男孩比女孩更容易遭到体罚,特别是调皮的男孩子;被家长认为倔强、叛逆、爱捣蛋的孩子也容易受到体罚。
 
研究表明,产生体罚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,家长觉得孩子是故意惹事的,认为孩子明知应该怎么做,但却故意跟家长对着干。
 
据我所知,很多家长都有这种想法。当孩子对他们说“我不去做!”或“我讨厌你!”这样的话时,就会进一步加深家长的这种想法。
 
不过,这种想法其实是错误的,因为它只会让家长更生气。

孩子生气时容易冲动,一冲动就会用最不费劲儿的“招数”达到目的。他们很可能会“故技重演”,用过去最管用的招儿得到他们想要的结果,哪怕这一招错了。
 
许多著名行为心理学家曾指出,行为的结果会直接决定这种行为是否会再次上演。
 
所以,如果孩子的“招数”让他达到了目的,那他更有可能会故技重施;而如果家长没有妥协,那孩子下次就不大可能再用这一招了。

 联想的力量也非同小可。如果孩子经常借助某种行为而达到自己的目的,哪怕这种行为有一两次不管用,他也不会轻易放弃。
 
当你大惑不解,不明白孩子为什么总这样做时,请回想一下:这种行为以前给他带来了什么?
是不是他因此而如愿以偿?
当孩子对你软硬不吃时,你是不是一生气就听之任之?
 
如果是这样,那孩子很有可能抓住了你的心思。惹你生气只不过是他实现自己愿望的“副产品”,并非最终目标。只要这招管用,孩子就会屡试不爽。

俊俊的例子不就是个证明吗?妈妈越责问,孩子就越抵触,反抗也就越激烈。

所以,要想让孩子遵守规矩,家长应该给孩子更明确的理由,而绝非“我是家长,我说了算”式的命令。

孩子每次跟你对着干,都是有原因的。但仅仅明白这些原因,还远远改变不了孩子的行为,你需要有一套完整、有效的策略。

当你被孩子的无理取闹心烦的时候,其实你已经被孩子吃透了!
当你被孩子的无理取闹心烦的时候,其实你已经被孩子吃透了!标题图片

延伸阅读:

    无相关信息
标签:

上一篇:“一根筋”的孩子,为何不转弯?

下一篇:一对情侣退房时,女服务员指着床上的洞说...(经商智慧 老板必看!)
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   
验证码: